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正式下线,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国产“大飞机”的正式下线,为近年来的“航天热”又加了一把火。催生了很多高中毕业生填报“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热情。航空航天类专业尤其是重点院校的相关专业,成为高分考生的热门选项。那么,航空航天类专业都包括哪些?哪些学校开设了这些专业?学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就可以当航天员吗?招不招女生?近视眼可不可以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秘航空航天类专业。
航空和航天的区别
航空航天,顾名思义包括航空和航天两大部分。两者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和不同之处的就是飞行器。
人们依据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把飞行器分为航空器和航天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各种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热气球等;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主要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导弹等。虽然都是在天上飞,但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航空航天类包括哪些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航空航天属于工学中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等7个专业。当然,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院校会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发展历史,选择开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专业。
这里简单说一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三个主要专业。这三个专业名称听起来很相近,却是有很大区别的。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造、飞行器动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可以投入实际运用的飞行器。简单地说,区别就是一个是将飞行器设计出来,一个是将飞行器制造出来,一个研究的是飞行器所需的动力装置。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并最终完成飞行器,还需要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实验。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国高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上功不可没。据介绍,在“神五”、“神六”、“神七”第一线工作的骨干工程师,平均年龄只有37岁,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的高校培养的。
从广义上讲,航空航天类专业是培养如何把飞行器设计制造出来并送上天空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然而,无论是飞机还是航天器,都是综合科学技术的结晶,涉及众多知识领域。所以,此类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航空航天工程方面的系统训练,并且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核心主要有数学、力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和方向的要求,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就业面:适用性广,应用性强
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对口职业有很多,毕业生可进入航空航天系统内的科研院所,从事设计、制造、研发、管理等工作。如飞机制造集团、中国航天航空集团下属的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十多家研究院、数十个科研基地及上百个加工制造厂都是对口单位。当然,这些对口的研究院所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有些考生家长担心学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将来毕业都要到艰苦的偏远地区工作。事实上,目前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在软硬件条件上已有了极大改善,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沈阳等大城市。比如,神舟飞船的研制工作都是在大城市的研究院里完成的,只有装备、发射在基地进行。一些研发人员可能会去当地出差一段时间来配合发射,但大部分科技人员主要还是在城市工作。
由于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领域,其技术成果早已不仅仅应用于飞机或航天飞船上,正逐渐向电子、机械、汽车、通信、气象、能源、探测等领域渗透。也就是说,航空航天专业毕业生除了面向航空航天系统内就业外,可以到其他领域工作。加之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促成了其就业适用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很多相关行业也非常欢迎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毕业生。